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出兵域外、494、新的开始(10)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们总比那些在战场上拼命的*弟兄们要好。再说了国家不是也困难吗?”

    “林主任我建议把这些道班工人就做为第一批工程兵部队,让他们享受士兵待遇。”林蔚点点头。回去后我会向委员长提议的。

    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在缅甸境内还好一点,一到了龙陵、腾冲境内就是大山大川连绵不绝,在翻越高贡黎山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着这座大山,李温平更是感慨良多,在以高奇险而著名称的高黎贡山山脉间,10万劳工在没有大型开山筑路设备的情况下。同仇敌忾的广大军民只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修建成了这条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同时还要跨越两条大河:澜沧江和怒江,在海拔5千多米的高黎贡山山脉间蜿蜒穿行,松山就是这绵延几千公里的高黎贡山山脉中的一个小小山峰。它屹立在怒江西侧岸边,在它的不远处就是滇缅公路上的咽喉通道——惠通桥。

    对于松山黄佳俊是知道的,因为这里曾经爆发过一次惨烈的攻坚战——松山战役。

    一行人从汽车里下来站在惠通桥上,现在正逢雨季,江水涨溢,一江浑黄,激流浪索翻旋扯拽,洪蛮桀骜的气势让人望而兴叹。

    林蔚看了很久才转身对大家说:“看到这条路,看到这座桥,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不会屈服的。我们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黄佳俊看到这座桥的时候,只能是赞叹和感慨,向李温平了解这座桥的情况:“温平兄。这座桥的通行能力是多大?”

    李温平没有回答而是从身后拉出一个身材瘦瘦的,带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中年人:“佳俊兄,这就是修建这座桥的徐以枋,国民政府交通总段工程师,横跨澜沧江和怒江的两座铁索桥就是他主持修建的。”

    经过介绍黄佳俊才知道这也是不过才33岁的年轻人,只是由于常年累月在艰苦环境中与穷山恶水、高原旷野打交道风吹雨打的看起来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

    虽说年龄不大但是已经主持修建了很多条重要公路桥梁设计和建设,现在正在主持川滇公路的修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徐以枋奉命赶往云南昆明协助该省于一年内抢建修通滇缅公路,于除夕赶抵昆明。当时要赶建的是从下关到畹町长548公里的一段,关键是及时抢建通澜沧江和怒江上的两座悬索桥。徐以枋毅然接受省方委托,为这两座大桥的赶建担任技术指导。根据澜沧江功果附近沿岸路线、地形,不适宜马上建造正式桥,他从现实条件出发,先建临时桥。争取早日通车,以后再另选正式路线和桥址建造正式桥。临时功果桥采用跨度为90米、宽3米能通7.5吨货车,用石砌桥塔构成的索桥。对怒江上原有能通行人和骡马的惠通桥决定利用钢架桥塔,浇成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余上部结构和钢索锚碇全部换新,改建成一座桥面净宽4米,维持原跨径约84米。能通10吨重载重货车,有加劲木桁构的悬索桥。

    在此期间,徐以枋亲赴缅甸仰光采办材料和加工构件,在仰光完成两座桥的设计图纸后,徐以枋即赶回功果桥工地,经过100天的奋斗,功果桥在1938年6月5日建成通车。随即,他又和郭增望转移至怒江边指导惠通桥施工,于1938年初冬.抢修通年,1939年1月。全桥建成,确保了滇缅公路在一年内如期抢通。

    1938年仲冬,美国大使奉罗斯福总统的命令,取道滇缅公路回国,实地了解修建情况,并从惠通桥乘车顺利通过,拍照取证,回国汇报后。对此工程十分赞佩。

    黄佳俊听着介绍心里不由的感慨:“党国不是没有人才啊!”

    其实就在这段时间大家都发现了,汽车到了这里必须停下来,只能一辆一辆的过,桥的这一面已经排起了长队。而这里也没有什么防卫力量。只是几个国民政府交通部下属的工作人员,在对车辆进行指挥。

    听说这座悬索桥每次只能通行一辆十吨的货车,黄佳俊马上接口问:“徐工,你们有没有在这里修建正式钢筋混凝土桥的设计?”

    想在这里修建正式桥梁是徐以枋和李温平很久的想法,只是由于要赶工期,再加上也知道国民政府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在这里修两座大桥的,所以就算是有这样的设计也没有抱有希望。

    不过现在听到黄佳俊在这样问,心里也是腾起了希望,徐以枋更是连连点头:“黄将军,我们有这样的设计,并且还取好了址的,只是真的可以在这里修桥吗?”

    周围的交通专家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将军,希望能从他的嘴里说出自己最希望听到的话。

    黄佳俊没有说话,而是从身后把司徒华拉了出来,笑着对大家说:“我肯定是没有钱的,你们不是说这条桥就是由新加坡华侨梁金山先生捐助的。我这里也给大家拉来了一个有钱人,这位司徒华先生是美国回来的华侨,他手里有一笔华侨捐款,这次回国就是看看那里需要投资。大家可以跟他谈谈,他这次回国就是来当散财童子的。”就这样黄佳俊把司徒华推了出来,而这次美国资金就是由司徒华控制,这也是获得宋美龄同意的。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阻碍的。

    而以李温平、徐以枋为首的专家们听说修桥的资金有了保障,立马围住司徒华,把林蔚、黄佳俊都扔到了一边。

    这也是黄佳俊和司徒老商量的结果,黄佳俊不能直接出面,就由司徒华以及其他四位组成资金使用监督小组负责具体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司徒华轻轻嗓子:“诸位,不要急。听我说。”

    等到大家都安静下来,司徒华才开始说:“这次我回国是受海外华侨的委托,到国内考察的,他们捐赠了一笔资金要用到对抗战有利的方向。而从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以及这条公路还无法完全满足抗战对物资运输的需求,最关键的就是这几个卡上。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条路进行改扩建。我们已经在美国购买了大批的工程机械和材料,比如推土机、挖土机、压路机和碎石机还有搅拌机,但是对于修路我是不懂的,这就需要在座专家的意见。我不管资金怎么用,我只派一个财务小组。对于这条路我只有一个意见最好是铺设成柏油路。”

    听着司徒华这样说,所有人都有点发呆,特别是徐以枋更是不敢相信,其他的都不管就当一个甩手掌柜?

    徐以枋的疑问提出后,司徒华正色说道:“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人员。既然大家修路是专家当然应该交给大家,我在里面指手画脚的算什么?外行指挥内行,只能把事情搞砸。就算是这个财务小组他们只负责查账!不过我有一个请求,请大家一定要尽量用好这笔资金。早日让这条大动脉畅通起来。”

    林蔚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这些海外华侨由于对国内官僚的不满,才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方式。理由就是我们捐钱是为了抗战不是拿给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而用黄佳俊的话来说,这些专家就要比有些官员的操守好的那么多,他到了这时代就发现这个时代的专家学者有那种一诺千金,而按照有点说法就是一些傻子。

    而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还有希望就是有着无数的这样的傻子!

    但是作为在民国官场上混了长时间的谭伯英,他相信华侨由捐款,不过这些捐款以前都是交给政府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当然一般都是被充做军费或者是在国外购买成武器装备的,很少有直接用华侨划定用途的。他的疑问一提出来,马上就让那些兴奋的专家们一下就冷静了下来。

    这个问题只能是林蔚来做出解释才是最恰当的,因为他的身份最高,他笑着对专家们说道:“这大家不用担心!这次夫人访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美国政府答应向我们提供大笔的资金,我们还在美国发行国债。而对于华侨捐款的这回事,也是由夫人在请示了委员长后,获得同意的,所以大家把心放在肚子里去。”

    大家一听这次是真的了,那大家的气氛更是热烈,因为知道解决了资金问题,大家纷纷的表示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把这条国家的大动脉修得更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