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2.第七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为防盗章, 百分之六十, 24小时, 请支持正版

    梁高子是队上的生产主力, 是个看起来老实但一脸严肃的汉子, 一来就说明自己地里还有活干, 要知青们好好学, 尽量不要耽搁他的劳动进程, 可以说生产积极性相当的高了。

    说了一遍开垦荒地的要领并且演示过几遍之后,就开始让知青们自己实践。

    老知青们都是在地里干过几年活的了,拿着镐头在旁边有模有样的挥舞起来。

    春天的黑色土地硬邦邦的, 几个知青挥舞着镐头,但是翻地的效果却不好,只在土地上落下一个个的浅浅的坑, 看的梁高子眉头皱成了老疙瘩。

    温欣没有急着动手, 她知道今天是要到地里劳动的, 因此出门前就带好了装备,于是跑到田边在自己包里掏出一双在供销社买的大的手套, 做好防护。

    温欣做好防护跑回去, 几个女知青也有样学样的也在旁边努力的挥起镐头来了, 特别是刘悠悠,举起镐头的时候还要娇呼一声, 引得大家侧目。但是硬邦邦的土地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色印记, 她连个坑都没砸下。

    温欣也学着样子扎个马步, 一手上一手下抓着镐头的木头柄, ,高高抬起,重重落下,噗的一声,那镐头尖尖钻到了硬邦邦的黑土地里,温欣微微一撬动,一大块土地被她掀开,跟刚刚梁高子示范的一模一样。

    因为刘悠悠刚刚娇呼过,大家都看热闹似的看向她们女知青这边,没想到正看到温欣那一记漂亮的镐头。

    几个男知情都是半张着嘴,吃惊的看着温欣,就连梁高子原本皱着的眉头都被一种意外给取代。

    林静和张青站在旁边感叹,

    “温欣,你真厉害啊!”

    “你力气可真大!”

    梁高子走过来看了看地上的土地,又抬头看着这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女知青。她竟然也能挥得动搞头,跟村里最有力气的老娘们儿有一拼。

    “叫什么?”

    “温欣。”

    “以前下过地?”梁高子说这话时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温馨的胳膊,手套上露出一节胳膊,那胳膊看着又软又细,就像春天新发的柳条,根本不像是下过地的样子。

    “没有。”温欣摇摇头,不止以前没有,上辈子她也没有来农村劳作的经历,她此刻也在狐疑自己的力气怎么这么大。

    梁高子赞赏的点点头,“看看,温知青一个姑娘家就做的很好,镐头就是这样用,看见没有,这样这地才能刨起来。”

    也是奇怪,温欣做起梁高子示范的各种农活来都十分的得心应手,稍微一使力气,就可以轻松的完成在其他知青甚至男知青那里很难完成的力气活。

    梁高子像是终于在知青中间找到了一个典型,一整个下午都在不停的夸她,温知青俨然成了知青中的生产小能手。

    到了下午下工的时候,梁高子十分痛快的给温欣写了一个满工分。

    生产队里,一个成年男性劳动力干一天活算十个工分,一个成年女性干一天活则只有七个公分,除非特别优秀可以拿到十个,而拿满工分的女性,就是在阳石子生产大队的女队员中都没几个。

    今天干完一天的活,其他知青得到四个公分到七个公分不等,比温欣差一大截。

    十分!温欣看着那个简单的数字,跟记分的梁高子甜甜的一笑,脆生生的说,“谢谢梁同志。”

    梁高子黝黑的脸上渗出了一点红晕,一个庄稼汉子啥时候被这样甜滋滋的姑娘道过一声谢,当下结结巴巴,“没,没事,以后继续好好干。”

    “嗯,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在咱们生产大队好好劳动,争取做一名优秀的知青。”温欣是真心对眼下这个大力神的样子挺开心的,她已经受够了上辈子小心翼翼的行动只为了照顾自己那脆弱的身体。

    在田地里干了一整天的农活儿,纵然温欣现在体力好,回去的时候也饿的肚子直叫,其他的知青也都累成了一滩软泥,大家都去食堂吃饭了,但是想到那喇嗓子的窝窝头,温欣还是决定回去拿两个白面馍再去食堂。

    温欣饿的肚子咕咕叫,兴匆匆的直奔厨房,揭开锅盖:

    空空如也,六个馒头不翼而飞!

    有人偷东西!

    整个阳石子肃穆极了。

    耕牛是生产大队最重要的财产之一,说是阳石子的命根子也不为过。现在的阳石子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时代,耕牛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特别是像春天这样重要的春耕时期,能帮助大家犁地,耕地,它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村里任何一个成年的劳动力!

    阳石子生产大队一共有六头耕牛,现在数量骤减到五头,这是绝对的大事。而耕牛偏偏死在梁高子的手里,因此梁高子同志失魂落魄,夜不能寐。梁家为耕牛之死忙的不可开交,自然也就顾不得给温欣送早餐以及来叫温欣搭伙了,温欣当然也识趣的没上赶着给人家添麻烦。

    农村人对耕牛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不亚于农村人对土地和媳妇的感情。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诉说了阳石子人的梦想生活,也明确的强调出了耕牛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但这种感情知青们是不理解的,阳石子的村民们忙着耕牛的事情,知青们反而轻松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