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录制完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问张若琳,今天要不要就录制到这里。

    张若琳摇摇头,说,“我休息一下,再继续。”

    两个小时的分量才足够播放两三次,张若琳的时间可是很紧的。

    既然张若琳愿意继续录制,蔡伟也没意见,张若琳的状态不错,节目录制得快一点也不错。

    张若琳休息的时候,下面的观众才想起上厕所的时候,很多人都跑出去。

    蔡伟问了一下坐在下面专家、权威的意见。

    几个专家摇了摇头,无话可说。

    阎大年盯着手上空白的笔记本,心情苦闷。

    “《百家讲坛》应该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节目,应该严肃点才对,像张若琳这样,是不是太过儿戏了?”

    他合上笔记本说。

    其他几个老专家也点点头,认为阎大年说的有道理。

    张若琳讲课的风格,他们还真看不惯,一点也不严肃,弄得课堂不像课堂的。

    蔡伟点点头,说:“您的意见我们节目组会好好考虑的。”

    他话是这么说,却对阎大年的话嗤之以鼻,这又不是真的讲课,这是在录制节目,收视率就是一切。

    离开之后,他也把这件事跟张若琳说了一下。

    张若琳毫不在意,说:“一般老人们上课都很死板,没法跟学生互动,上他们的课简直是一种折磨,不过学生们都不敢逃课,难受也得听,《百家讲坛》如果太过严肃死板,让观众手折磨,他们可是有权利换台的,轻松一点才好,寓教于乐嘛让观众开开心心的学到知识,还能保持收视率,何乐而不为?

    “以后节目组邀请专家上台,不要考虑名气,名气这东西,有时候真不靠谱,只要讲课的风格比较幽默生动有趣,就行,大家爱听就好。”

    “嗯,我也觉得。”蔡伟也同意张若琳的观点。

    从张若琳开始,《百家讲坛》的风格算是确立下来,上台讲课的都是些思维活跃,语言幽默的学者。

    像阎大年这样讲课死板的,完全被排斥到节目之外,他几次申请都没能成功。

    谁让他给蔡伟的印象就是一个死板的老学究?

    张若琳讲课生动有趣,现场请来的托儿,有时间都会主动跑来听课。

    第二天,张若琳上台的时候,下面大多数人都带着笔记本,记录她讲课的内容。

    甚至有一位专家也赖着不走了,有时间就过来听一听。

    这让她很满意,心情舒畅,听众热情,张若琳讲课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讲课的时候妙语连珠,让听众大呼过瘾。

    观众们看待张若琳的眼光也渐渐变得崇拜、尊重,就像尊重自己的老师一样。

    尤其是张若琳在讲述周瑜的时候,张若琳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惊艳全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连续讲课13天,张若琳的嗓子一直在超负荷工作,不停地吃金嗓子,听众都能听出她的声音沙哑了,蔡伟劝说她休息几天,可是张若琳不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曲《临江仙》结尾,张若琳讲三国,结束了。

    讲台下掌声滚滚。

    很多人不舍得离开,通过听张若琳讲课,他们学到了很多。

    通过张若琳的讲述,战乱不休的三国,豪杰辈出的三国,枭雄曹操,毒士贾诩,一心匡扶汉室的诸葛亮,美艳绝伦的貂蝉,勇冠三军的吕布……让他们热血沸腾,无比神往。

    可惜,天下间没有不散的宴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