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集 爱使103岁红军青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事:当年我军指战员住竹棚,吃竹笋,烤竹火 ,雨夜急行军,有的鞋子烂得无法穿了,有的踩进田里扯不出来了,就用笋壳捆在脚上当鞋穿。他们诙谐地把游击队称为“笋壳军”。一日,这支“笋壳军”跑了一百多里山路,才甩掉追击的日本鬼子。他们饥渴难忍,见竹山里有股清泉,哗哗而流,就坐于石上,用竹筒打水,猛喝个饱!由于连夜作战,战士们疲倦极了,就躺在竹排上,睡着了。忽然一场暴雨,山洪袭来,把他们从山腰冲到了山底。他朗声一笑,十分幽默地道:“这是坐火车卧铺呢!”

    在战争年代,王顺清育有2个孩子,可惜第一夫人不幸病故。组织上对他十分关怀。解放战争胜利在即,经组织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老伴杨九纯,人称“九妹”。

    杨九纯当时只有18岁,却是个老革命了。她14岁参加八路军。漂亮活泼,能说会道,她是东三省黑龙江人,有一口纯正的北方话。她家乡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她会多种语言。今年75岁的“九妹”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做事敏捷而勤快。

    她回忆抗日战争的苦难岁月,她参加了打四平。在枪林弹雨中,她是文艺兵,要上前线慰问演出。日本鬼子把粮食全烧了,她和战友们吃了一个多月的豆腐,吃得人都软了。但是演出照样进行。

    她说当时老王已有2个孩子,爱人不在了,生活很不方便。说起她和老王的爱情故事,就像长篇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描述的那样,真的是可以写一本书了。那时候,组织上出面,给当时已是正团职的王顺清找对像,把18岁的她找来了。组织上出面谈话,动员她嫁给比她大28岁的王顺清。真是速战速决!第二天组织上就把王顺清请求结婚的报告给批准了。比《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还要快。他们正式结婚了。

    婚后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浪漫!他们居无定所,吃了餐顾不得下餐。几乎天天要出发要打仗,要上前线。没有时间谈恋爱。他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自然,就有了不少的共同语言。先结婚,后恋爱。这是他们那个年代比较普遍的现象。

    225、爱情之花,迟开更香

    回想与王顺清相依相伴的50多年,“九妹”至今无怨无悔。迟到的爱情之花在50多年的风雨岁月里逐第开放。

    解放后,王顺清是师职干部,她是排职干部。她会苏联话,还会日本话。有时还给王顺清做翻译。在战斗和工作中,两人逐渐产生了难分难解的感情。迟到的爱情结出硕果累累。他们陆续生了四个孩子。

    解放后,她和王顺清一直在部队工作,直至离休。他们现在还是部队离休干部。他们膝下有5个儿子,都娶了媳妇,还有一个女儿,也嫁了人。儿女们都很有出息,有的是市检察院党委书记,有的是区法院副院长,有的还做了大学副校长。孙子也一个比一个强,有的在附二医院读了硕士,又考上了博士,有的做了公务员。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尊老爱幼,其乐融融。

    王顺清老红军103岁了,身体还这么好,声若宏钟,不胖不瘦,反应正常,思维清楚,除了耳聋和腿脚行走不便以外,他的五脏功能运转正常,真是人间奇迹。“九妹”说:“有一次,州河的一位市委书记来看望王顺清,说他身体这么好,说我的功不可没呀(大笑)。”

    确实,风雨相伴五十余年,这位心胸开阔,笑声爽朗,性格温柔,手脚勤快的“九妹”,真是功不可没。没有她一日三餐的调理,一年三百六十天的相伴,王老红军能有今天这么好的身体吗?

    现在,住在空气清新、风景迷人的疗养院,这对老夫妻生活十分愉悦。“九妹”还特地在阳台上给王老红军开了“小灶”,也就是架个墩儿,摆个小灶儿,放着钻板菜刀,每天给王顺清包饺子,炖骨头汤,调剂伙食,加强营养。

    王顺清的生活在她悉心料理下,变得十分有规律:早上4、5点钟起床,然后做运动,比如做俯卧撑,腰踢腿,全身按摩。做完后,再小睡一会儿,叫做“回笼觉”。早餐吃的是“土特产”:比如红薯、包谷、土鸡蛋,还能喝一大杯牛杯。中餐一小碗饭,南瓜、冬瓜,瘦肉。晚餐绿豆稀饭,糯米粑粑,杂粮。入夜,他会喝一小口药酒。中午搞个午睡,有时就是斜在睡椅上小睡。王顺清爱钓鱼,有一次钓到一条8斤重的大鱼,喜饱了他和老伴。

    早晚散步时,“九妹”推着王顺清到风景幽美、鸟语花香的林间小道走一走。有时候让自己步行一下。回到房间时,看看报纸,了解天下大事。在“九妹”的料理下,王顺清老红军虽然穿着整洁、干净。

    他们漫步人生夕阳红,引无数羡慕目光。人生晚年,能得如此美丽爱情,如此温情伴侣,如此健康人生,103岁的王老红军说:“此生足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